为进一步锻炼公诉队伍、培养公诉人才,增强业务研讨氛围,市检察院筹建了公诉沙龙系列活动。3月5日,首期温检公诉沙龙——《公诉人的成长与培养》在市检察院召开。沙龙邀请了五名嘉宾,他们当中既有资深公诉人、也有鲜新出炉的公诉大赛中的佼佼者们:温州地区最早的全国优秀公诉人、乐清市检察院检察长赵海霞,省十佳公诉人、瑞安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林正览,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十佳公诉人、本次活动组织者、市院未检处副处长高峰,文成县检察院公诉科科长陈伟银,2014年温州市检察机关公诉新秀大赛冠军、瓯海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施君君。
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俞秀成作了题为《努力做温州检察赶超发展的领头羊》的致辞。俞秀成检察长指出,公诉人是检察机关的窗口和形象,公诉部门要做温州检察的领头羊,带动温州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他指出,温州刑事案件量全省第一,要充分认识“温州稳则浙江稳”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要求检察官们强基础、重规范,加强学习和实践;针对专家型人才欠缺的情况,要通过“师傅帮教”等方式,出现更多让行业内外心悦诚服的“老中医”式专家人物。他坦言本次活动的意义已超出公诉沙龙的意义,他希望温州检察系统做到“台上有名、榜上有名、业内有名、刊物有名”。
乐清市检察院检察长赵海霞称自己是在公诉舞台上成长起来的基层检察长,她通过总结自己13年的公诉经验,她说,培养一个优秀的公诉人需要“积累、精细、平台”。“真正好的公诉人是用案件喂出来的。”乐清市检察院公诉人正是在该院年平均3000余件的刑事案件中打磨和积累出来的。在精细上,年轻人要戒骄戒躁、戒急于求成;同时,培训课程戒过于宏观,要以专题的形式,开展针对性培训。要相信年轻人,给予年轻人锻炼的机会,如提供办理疑难案件的机会等。
瑞安市检察院林正览专委介绍了该院的创新“分类办案”经验。他说,分类办案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但同时也限制了公诉人接触的案件类型。他强调了“好的老师”和岗位练兵对一个优秀公诉人的重要性。他介绍说优秀公诉人需具备求知欲、热情、法律功底、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新人刚进院时经过轮岗,后根据其个人特点,分配到相应科室。
市检察院未检处副处长高峰在会上阐述了“优秀公诉人既是赛出来的,又不是赛出来的”这一命题。他说,现有的公诉比赛既有现场的论文写作,又有刑庭辩论等,考验了公诉人的办案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这种实践代替上报的形式很好地平衡了办案实践和比赛。
文成县检察院公诉科科长陈伟银作为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公诉新秀,她结合自己的成长和比赛经历,谈到“要用心干好公诉”,把公诉工作当做乐趣。在做内勤工作的时候,她经常在上班之余主动学习,静下心来分析案件。她说,知识是痛苦的升华,公诉人需要“厚积薄发”。
瓯海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施君君是近年的公诉新秀,她则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期待。针对“案多人少”的矛盾,如何保证案件质量?如何应对“庭审中心主义”带来的挑战?如何确保过了新鲜期的公诉人的进一步成长与提升?相应地,她表达了希望多一些针对性的专题式培训、观摩庭以及“上挂下派”的锻炼机会。
在讨论阶段,现场提出了“接触案件类型单一或相对简单化的公诉人,应如何培养”、“如何应对规范化办案后,公诉案多人少的情况”、“如何看待公诉人热情被磨灭,法官、公诉人辞职潮”、“如何看待公诉人独立自主权不够”等问题。嘉宾们则给出了“没有简单的案件,只有简单的公诉人,力争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精品案件”、“要有意识地锻炼年轻人,不是简单的‘案件重要或者是人重要’,交给能放心的人办理。年轻未必让人不放心”、“书记员的必经阶段对一个优秀公诉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要做一个有心的学习者”、“过了新鲜甜蜜期后,要树立‘责任高于一切的’信仰。在不同的阶段,人会有不同的认识,或许,公诉人当时自认为正确的,可能是当时认识的局限性”等回答。
温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曙峰评价本次活动“不是泛泛之辈,亦不是泛泛而谈”,他认为优秀的公诉人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也要有自由的思想。他希望下次可以更少一些条框,可以有更多自由思想的流淌、更多思想火花的碰撞,更符合沙龙的思想。
友情链接